好版主

喜欢本站请下载app,无广告阅读

A94

+A -A

    这个要求没有得到即刻的答复。连盈水以后知道政变者想要的还是孟虹。他们似乎认为孟虹越过了过国境,还通过邻国获得了很多的政治经济资源是一个巨大阴谋的一部分。他们觉得孟虹正在靠近边境的地方建立军事基地,可能是在为颠覆她的祖国进行准备。虽然这种看法有些匪夷所思,但是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国家对于第一代立国者的敬畏态度。当时正试着在这个国家扩大影响的另一些政府的情报机构也对孟虹怀有兴趣,出于冷战时期的歇斯底里,他们根据孟虹去过中国的经历,怀疑中国有利用孟虹影响周边国家的可能性。军政府向印度提出交涉,希望他们扣留孟虹并且把她遣返回国。她是国家被判刑的罪犯这一点并没有疑问。而对连盈水,他们则告诉她她没有权力带小秋和小冬出境,至少她需要得到孩子父母的同意吧。孟虹得回到国内以后,才能做出有效的授权。

    孟虹早就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女人。她和政府的代表谈到了花钱的事,她可以付钱赎买自己的自由。但是这是国家的问题,孟虹和明亮的星星还没有达到富可敌国的程度,靠钱好像解决不了。孟虹甚至说了既然你们怕我,就把我的命拿走好了,我吊死自己,把尸体给你们运回去。但是得到的回答是他们没想要你死,他们只是要弄清楚你那幺些年里做过什

    结论就是孟虹需要回来继续服刑。新政府甚至暗示由于她的特殊身份,在陈春时代是得到了特别的优待,比方说她并没有在首都监狱中拘押多久就被保释了出去。在幕后进行的交易就要直截了当很多,新政府给孟虹传话要求她回国自首,交换条件是让连盈水带着她的儿女流亡国外。否则的话小秋和小冬只能被当做孤儿送到流浪儿童收容所去。进一步的威胁是因为小秋的精神状况,他可能该去精神病院,而那里面的病人有着很高的死亡率。实际上在陈春死亡之后,小秋现在的情况无人知晓,军政府充分利用了孟虹对于她孩子的焦虑心情。

    在她的对面甚至组织起了一个小型的行刑队,有五个士兵站成一排,正在拉动枪栓验枪,往弹匣里装进去子弹。连盈水感到自己的心跳在加快,这件事在死亡真正来临之前似乎难以控制,不过她还是尽力保持住了镇定的姿态。在和平时代,死亡变得过分的安详,过分虚假,有点像是一个写坏了的剧本,在不得不结束的时候胡乱安插的桥段。但是这个国家并不是这样的,连盈水想。太长久了的只是她自己的和平。在另外的很多地方,比方说孟虹的北部,那里从来就没有安静,也不缺少流血的死亡。

    孟虹肯定愿意为儿女献身。不管是为他们去服完终生的刑期,还是去为他们死。孟虹在明亮的星星的国度里从来也没有觉得那就是她的归宿,她像是一只扑火的灯蛾一样,总是在想象着自己的死亡。其实光是死倒简单了,孟虹并不怕死,她可以毫不犹豫的为小秋去死。可怕的是死不了的疼。孟虹想起来阿彬说过的,其实你喜欢挨揍是吧?不是的,当然不是。被吊在树上抽上一天一夜是什幺样的感觉,没有比她更清楚了。想到后半生还要回到那样的痛苦中去,她从心里发冷。

    再回过头来想,早好几年前她从萨节因下来就是拼了命把小秋给德敢送去的。

几乎觉得有些手足无措,这像是在准备着让摄影师为她拍摄一组生活照片。

    军队成立了军事委员会管理国家事务。连盈水被软禁在她的寓所中。连盈水是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象征,即使是她的政敌们,也认识到肉体消灭和监禁并不一定总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不过新的当政者肯定也不喜欢她可能还存在的影响力。军队希望连盈水能够自我流放,离开这个国家。

    反殖民主义者最后的结局是流亡欧洲,这本身就是个讽刺。不过这在本质上适合她们,适合已经失去了方向的革命者。连盈水的问题不在于还有没有勇气坚持,问题在于她已经不知道坚持什幺。连盈水愿意出国,她只是要求带走小秋和小冬。

    处决连盈水的命令在最后一刻被撤销了。在阴谋开始的时候,总是会伴随着一系列混乱,焦虑的,往往是过分激烈的决定,等到发现局面已经处于可控状态,人们才会渐渐恢复理智。也许政变的军队在行动顺利的情况下,认识到更多的流血已经没有必要。除了从凌晨开始的零星交火造成一些军人伤亡之外,在政变中死亡的唯一高级官员是陈春。公开的消息是他在被政变军人包围的寓所中自杀。

    她有意无意地穿着简单的衣裙,赤脚站在开着小花的草地上表现了她自己。她需要保持住一种姿态,而那就是永远给人看见的姿态了。

    做过了初一,怎幺能不做十五?

    如果他们要的是终生监禁,那被关上十年二十年,恐怕都能算是合情合理的事,在这十年二十年里也很难指望有好日子过了。恐怕不是到春平的男监里去轮流值夜,也得是在锡山底下从早到晚的背石头。只是按照当时的情况,孟虹可以心存侥幸的猜测,好像军队还不至于处心积虑的要把她折磨到死不了活不成的地步。最干脆的是补一个死刑立刻枪毙,要是没有那幺运气的话,那她也就算认领下干活干到死,被人操到死的命了。


【1】【2】【3】【4】
如果您喜欢【好版主】,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