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不连场几乎是不可能,大投资、大制作的电影肯定存在某些特权。
上映后如果上座率稳定,票房持续走高,那院线还会在排片场次上有所倾斜。
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下,连续二十天,上映的电影投资几乎都没有低于一个亿。
这些上映的电影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在播放了两周左右就被迫下画。
这些提前下画的电影一般都是本身质量有问题。
毕竟院线放电影是为了恰饭,你电影不行还占着贺岁档的黄金时段,凭啥?
被同期高质量电影挤出局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不过能抢到贺岁档期的电影公司,多少都有这方面的觉悟。
大多数提前下画的公司也都能乐颠颠的接受这种“残酷”的结局。
不是他们疯了,而是挣的多了!
一部电影的正常放映周期一般在一个月左右,两周下画几乎等于时间上腰斩。
不过放映时间和票房收入是不能粗暴的画等号。
一般来说,电影票房数据都是典型的“虎头蛇尾”。
头一个星期的票房收入往往能占到总票房的三分之一左右,很多前期宣发工作比较扎实的,甚至能将这个数据扩大到百分之四十!!!
从第二周开始票房收入便急速下滑,后两周的收益几乎也就能跟上画的头两三天数据持平。
贺岁档一开场便是元旦小长假,电影的消费人群不夸张的说,几乎扩大到了平时的五到十倍!
这时候即便是只蹭到了一轮单场,收益都是几倍的往上翻。
哪怕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烂片,首周的票房都能顶得上正常一个多月。
所以,两周下映,稳赚不赔!!!
如此疯狂的卷钱方式,让各大影视公司趋之若鹜。
除了元旦第一天集中上映了十一部电影之外,最夸张的一天同时上画六部,下画四部!
电影院里的海报宣传栏都已经跟不上电影轮换的速度了。
最后很多院线干脆摆烂……
在海报栏位置直接糊上一个空白的日历表格,随时根据后续动态往上填写。
至于电影公司送来的那些个宣传海报、立牌之类的Jing美道具,几乎都是转手直接卖给了收废品的。
整个华夏电影市场,数以十亿计的宣发费用转手投资给了垃圾站,也不得不令人唏嘘。
……
华娱传媒虽然上个月翻了个大车,到现在还满脑门官司理不清,不过这样的资本盛宴无论如何还是要掺一脚的。
一月二十五号,号称投资三个亿,由“功夫双皇”联袂出演的动作大戏《武神》终于紧赶慢赶蹭到了贺岁的末班车。
上映前的宣发预热很成功,光是线上预售票房就已经破了五千万!
今年贺岁档电影的预售票房最高的一部是七千六百万。
华娱传媒的这个预售数据倒是也能占到上游。
不过话说回来,能取得这样的预售票房成绩其实还都是托了高爽的“福”……
在宣传部门被严管后,剑走偏锋的炒作是不太好整了。
为了不影响电影的上映效果,华娱传媒几乎提前了一个月就开始疯狂砸钱走正规渠道搞宣传。
徐远跟霍俊良这两个主演,更是电影一杀青,便马不停蹄的奔赴全国各地跑宣传。
华娱也是下了血本,自己干苦力的同时还将一部分宣传任务外包给了专业的宣发公司来Cao作。
两相结合之下,让这部电影上映前的知名度蹭蹭的往上窜,相应的,票子也是哗哗的往外流。
整个宣发的成本翻了一倍都刹不住!
看着秘书递上来的财务报表,王乔生觉得自己心都在滴血,对高爽的恨意也更浓烈了几分!
当然,宣传只是一方面,真正起到决定性因素的却是高爽的《功夫》没有来蹭今年的贺岁档!!!
观众们对于《功夫》的期待度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众星在高爽放出了三个宣传片之后,又不断的将各种花絮片段挂到官网。
其中包括很多让人震撼的实拍场面。
比如穆泉踢灌水麻袋,比如高爽亲自演示的打斗场景……
虽然内容不多,也比较零散,可越是这样遮遮掩掩、欲拒还迎就越是勾人。
功夫电影爱好者们被挑逗的欲仙欲死,心痒难耐!
都不知道在众星和高爽的官微上留了多少言,也不知道往电影院跑了多少趟。
只可惜那张院线摆烂的简陋时间表里始终没有出现《功夫》的影子。
恰巧这个时候,一部大制作的动作片上映。
华娱传媒树还没倒,在动作电影的圈子里依旧是独占鳌头的老大哥。
Cao作之下,整个贺岁档的档期里,就只有这一部动作片!
无奈之下,不少急切的观众们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