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世矩道:“他能担心什么?担心陛下抓了太多可汗回来混吃混喝?”苏威:“……”其他竖着耳朵偷听的朝臣悄悄颔首。裴公说得极对,以陛下的战绩,确实没什么好担心的。裴世矩接着道:“何况有高公在。长孙将军也在。有高公和长孙将军的西域,能有什么危险?”年轻的朝臣还没回过味,脸上有风霜的老臣已经露出了平静心安的神色。苏威沉默了许久,叹息道:“若不是高昭玄和长孙季晟老了,哪需要陛下亲征?”裴世矩却摇头:“即使高昭玄和长孙季晟没老,陛下也会去亲征。他去亲征,只是因为他想去。”苏威:“……”他和朝臣再也提不起劲。罢了,累了,陛下赶紧走吧,别拖拖沓沓了,早走早回来。我们怎么就摊上这么个任性的皇帝?杜如晦抱怨李玄霸:“你就不能找个借口留在岭南不回来吗?我就不信你看到陛下催促,不知道是陛下想亲征。若你不回来,无人监国,陛下肯定不敢离开长安。”李玄霸道:“我知道。但我肯定站在我二哥那边啊。”杜如晦:“……”他转头对魏徵道:“就算晋王监国,你我也可弹劾晋王。”魏徵已经在想写什么了。房乔叹了口气,按住眉头。薛伯褒刚当上宰相,怎么就跑岭南去了?你给我回来啊!大唐年轻的皇帝和“被忌惮所以无奈受苦”的太上皇兴高采烈地离京,鼻青脸肿的楚王揉着嘴角嘀嘀咕咕跟随。其余将领昂首挺胸,脸上充满着对立功的渴望,和功劳可能被别人抢走的忧愁。李玄霸目送花里胡哨的大唐将士离去,想起了提前离京的李昭和柴绍,又想起了自己家中嗷嗷待哺的柴哲威。他不仅要监国,要照顾怀孕的嫂子,还要照顾还不会说话的小外甥。珠娘,干完事就赶紧回来,我有点承受不住。李玄霸叹气。“母亲,嫂子,万阿姨,我们回去吧。”三位女子踮着脚望着大唐将士的背影,嘴里说着“好”,但久久未行动。李玄霸只能陪着她们继续等着,等到连马蹄和脚步腾起的烟尘也散去,才转身回宫。贞观五年三月,经过四年的休养生息,大唐国库丰裕。此时西突厥射匮可汗已死,其弟统叶护可汗平息了反抗势力,号称有强弓铁骑数十万,达到了西突厥强盛的巅峰。如果此刻还有东|突厥,西突厥和大唐中间隔着个东|突厥,还会因“远交近攻”彼此相安无事。但可惜东突厥早早被李世民覆灭。大唐想要重新掌握西域丝绸之路,就只能和西突厥一战。统叶护可汗也深知这一点,早早就开始行动,多次攻打归顺大唐的铁勒诸部。回纥可汗叶护游说铁勒诸部,带着铁勒诸部东迁,依托大唐在伊吾城的坚固据点,抵挡了西突厥的攻势。又有长孙晟与长孙无忌父子二人前往西域诸国游说,让目前在西突厥统治下的西域诸国国王好好想想是站在只会让他们纳税的西突厥这边,还是站在会重新开通丝绸之路,带着他们穿金戴银的大唐这边。西域诸国的国王都读过史书,不会不知道大汉丝绸之路畅通无阻时,沿路的小国有多繁荣。他们也不会不知道,大汉对不依附自己的小国有多强硬。即使他们认为大唐和大隋一样,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统一王朝,但大隋强盛时,你们这群小国又有哪个敢拈大隋的虎须?隋炀帝就是在快灭国的时候也压着西域蛮夷打,带军的正是如今的大唐皇帝,曾经的大隋的秦王李世民!大唐皇帝的旗帜穿越草原,穿越戈壁。沿路部落的牧民看见大唐皇帝的旗帜,自发地跟着大唐的军队跑。这并不是什么怪事。大唐皇帝的“天可汗”不是荣誉称号,而是真正的大可汗之位。在草原上,可汗会向归顺的部落征税,归顺的部落看到可汗出兵的旗帜,青壮牧民会自发准备马匹武器。这和中原人纳税和服兵役一样。当初东|突厥可汗出兵时,就只需要让人竖起旗帜在周围部落转一圈,小部落就自发出兵跟随。大唐皇帝成为“天可汗”后,草原部落也会按照原本规矩,向大唐纳税和服兵役。只是大唐皇帝对牛羊等无法储藏的草原物资不是太感兴趣,对小部落的女人也敬谢不敏,所以税要得比起东|突厥可汗控制草原时低多了。牧民对大唐天可汗的认可度特别高,只要大唐的旗帜在草原上飞扬,他们就积极出兵,完全不需要催促。如中原百姓希望明君一直统治他们一样,草原百姓也希望天可汗如天空的太阳一样永恒存在。唐太宗时期连征西域却还能保持休养生息,这是重要的原因。虽然大唐出兵几十万,但大唐本身的Jing兵加上后勤民夫一共也就四五万,其余都是自带干粮的部落联军。大唐的铁骑起带头和攻坚的作用。
唐高宗时期,这个“天可汗”制度就玩不转了,几乎全靠大唐自己出兵,征讨西突厥才耗费巨大;唐玄宗初期,大唐又把“天可汗”制度捡了回来,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唐玄宗所创造的节度使制度原本是一个良策,是一种边疆将领轮换制度。但唐玄宗老了之后怠政,节度使十几年不换,硬生生地把一个中央集权的制度,变成了节度使割据。李玄霸从繁重的公务中抬起头,披上衣服在宫苑中散步休息时,不由自主地望向了西北方向。他虽没有看见,通过对二哥、对西域的了解,也通过史书中曾经记载的寥寥数语,他能想象到草原上此刻的景象。二哥穿着闪亮的盔甲冲在最前面,大唐的旗帜被草原和隔壁的狂风吹得猎猎作响。青壮牧民们带上他们的弓箭,骑着他们的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