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传统还真是打不破的魔咒呢。
“恩。”
“能多说两个字不?”正则帝逗儿子。
“看上了。”
还尼玛真就比“恩”多了两个字啊!
正则帝完全不会觉得他儿子看上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有多么禽兽,只会觉得,吼吼,朕倒是要亲自看看这个素有早慧之名的顾家远归到底有何能耐,能让我儿砸这么开心。他要是个好的呢,朕就祝福一下,赐个婚什么的讨好一下儿砸,要是不好呢……那就酌情再议。
而在正则帝看来,看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科举考试。
于是,顾远归面对临时改了诗赋题目的科举卷,真的是想呵呵正则帝一脸了,有真才实学的是原主啊,哪怕我学的是语文,也不可能比古人强。
大雍的科举考试比较贴近主世界的唐朝。大体有五个方向,墨义、口试、贴经、策问和诗赋,不像是明朝,就只有经义一门,用八股局限住了举子们的脑洞。
换言之,如果拿满分一百为例,那么诗赋就占了二十分!二十分!二十分!
前面的墨义、口试、贴经、策问都和顾远归记忆里的顾行上辈子一毛一样,他只需要按照顾行的答案再写一遍就成,下笔如有神,根本不需要思考。但最后二十分的诗赋,却彻底卡主了顾远归。
上辈子,没有正则帝搅合,诗赋考的是中规中矩的五言绝句和骈体文,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借物抒情,表达一下自己的政治理想。
简直不能更好写。
但偏偏这辈子正则帝神来一笔,好好的政治理想,变成了风花雪月的讴歌爱情……顾远归在考场上看到考题的时候,想手撕正则帝的心都有了。这还能不能好了?!正则帝老了之后的朝政混乱,根本不是什么他人老昏聩,而是本性暴露吧?就冲这考题就能看出来,他盛年的时候也没靠谱到哪里去。
最后,喜闻乐见的,大家在诗赋上都被正则帝给坑了。连负责阅卷的礼部官员都一脸心塞,这么大年纪了,看小年轻讴歌爱情,酸来酸去的,确实有点为难人。
顾远归反倒是异军突起。他是自己硬着头皮乱编的,虽然他能背不少主世界的古诗词,但是,拿前人的智慧来给自己脸上贴金这种事,他真的做不到啊,那样和抄袭有什么区别?作为大学语文教授的顾远归,是绝对无法容忍抄袭的。
其实,本来顾远归都在琢磨着要不然交白卷算了,反正原主也已经当过一次三元及第,但神奇的正则帝在最后来了一句题材不限,力求创新。
也就是说,不再要求对仗和平仄,顾远归用现代人的想法,还是能东拼西凑几篇的。
于是,顾远归这样反而算是点了题。想法新颖,题材与众不同。
_(:3)∠)_顾远归对此只能说,命运的惯性是强大的,大家想让他拿三元冲吉祥的心也是蛮拼的,什么理由都能诌出来。
而顾远归在文章里引用的一些特意标注出来的是引用了某某的诗句,也得到了考官们的一致赞赏,虽然没听说过这文,但诗是好诗。
正则帝尤其中意那两句“一生一代一双人”和“人生若只如初见”。
看来正则帝同学如果活在主世界,一准是个纳兰粉。
正则帝还特意在叫儿砸戚述吃饭的时候,顺便私下里把顾远归当添头也一并宣入了宫。特意询问了一下这纳兰性德是何许人也,颇有要是人还活着就召入宫中奉旨写诗的意思。顾远归去哪里给正则帝变出个纳兰来?最后只能推说是无意中从师父珍藏的孤本中看到的古人诗词,不知为何没能传颂下来。
正则帝龙心大悦,因为孤本也就是说这个世上仅此一本,如果顾远归和他师父不说,顾远归大可以说这是他做的诗,但他并没有,不占他人之名,实在是个心性极好的孩子,状元也是当得的。提前就剧透了未来殿试的考试结果。
顾远归,自然是笑纳了。
第72章 世界H(四)
帝策问诸举子于集贤殿。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正则帝闲的蛋疼,于是决定在集贤殿亲自考评应届的考生。殿试是科举考试由来已久的传统,但亲自问,和出题让考生自己在卷子上写,这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了。
大雍的殿试,一般的基本流程是:
之前春闱被录取的二三十考生在保和殿先复试,取前十,于四月二十一日至集贤殿面圣,也就是殿试。天刚蒙蒙亮就要到齐,此时皇上还在上朝,考生在经历过点名、散卷,对着空荡荡的龙椅赞拜行礼后,便开始继续答卷,等皇上下朝回来收卷,亲自批阅,点出前三甲,心情好就把剩下的七人也排排序,心情不好就交给阅卷大臣批。
而正则帝参合了一脚之后,这一届的殿试就变成了,没有复试,二三十人都乌泱泱的站在集贤殿,枯等正则帝下朝,比大学军训站军姿都要命。
旁边一串的太监宫女在监督,哪怕稍微活动一下,都能扣个对皇上大不敬的帽子。
简直封建残余不能忍!